Windows To Go實作

其實早就想要試試看Windows To Go了,可是礙於usb隨身碟容量以及速度的問題,遲遲沒有動手做,今天看到T客邦的文章,想說,管他的那我就買一支新的隨身碟,就來做吧!

今天購入了ADATA Superior S102 PRO 32GB隨身碟,據說寫入可以達到100MB/s,那就相信他吧!(其實是我懶得做測速,不過網友測速真的有達到100)
看起來很專業吧!
很棒!看起來滿專業的(誤)!摸起來也很專業(大誤)!!
就給他插上電腦!一拍即合(ㄟㄟ這文章越來越奇怪了)
直接講結果:如果你不是使用Microsoft認證過的隨身碟的話,這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不能用Windows內建的方式進行,要自己打指令,而且還有可能出問題....
然後如果你是土炮的方式製造,有可能的情形就像我一樣,會花很久時間debug囉
建議,可以等之後MS突然善心來了,就提供你不用認證隨身碟也可以使用的to go系統,不然建議還是要買有認證過的喔!!

測試系統:
ASUS P5P43TD PRO-->無法啟動,直接藍畫面
ASUS N51VN -->成功啟動
APPLE MACBOOK AIR Mid-2011 13" -->無法啟動,直接藍畫面
LENOVO X201 -->成功啟動
TOSHIBA Z830 -->成功啟動,速度很快!
台大醫學系資訊講桌-->BIOS鎖死
台大醫學系509電腦教室-->BIOS鎖死

buffalo無線網卡驅動程式沒有內含,會叫你上網下載(翻桌)

======後面是很無聊的製作方法的分隔線=====
開始製作我的隨身Windows 8吧!!

首先,你要有一個Windows 8電腦(廢話),看到這個精美個Windows 8 UI畫面(據說不能叫METRO介面,因為有版權問題XD)
Windows 8 UI
再來呢,直接再開始畫面,輸入「To Go」兩個字,就會出現搜尋的畫面。
不過想當然爾在程式下面搜尋,是不會有東西的,請將你的滑鼠在「設定」兩個字上面狠狠的給他按下去!
就是搜尋的結果的第一個!
有沒有看到那個Window To Go阿,就是他了!
按下去之後會跳回Desktop傳統桌面的畫面喔!
選擇好自己的隨身碟之後,按下「下一步(N)」,可是,怎麼按不下去?!還出現了錯誤!
OMG真的假的,我特別跑去買的USB3.0隨身碟居然不能用?!!!!很好MS你給我記住!
原來要使用Windows內建的Windows To Go功能還需要微軟認證過的隨身碟,這可是在TechNet上面都有寫的喔!小朋友要看清楚!!
TechNet上面的說明
可是,平平都是USB3.0隨身碟,憑什麼我的不能用(拍桌!),微軟你說清楚阿!!!!!
我們只好回歸土炮式製作Windows To Go工作區了.......(哀怨)
土炮式Windows To Go製作....開始!
回到開始畫面,找到命令提示字元。直接輸入CMD就可以找到了
在「命令提示字元」上按下右鍵,或是如果你家是觸控螢幕,從螢幕下面往上滑,選取「以系統管理員身分執行」
以系統管理員身分執行
在跳出來確認的畫面中按下「是」(sorry內建截圖截不到)
在命令提示字元下輸入「disk part」指令,會出現disk part的執行列
然後輸入list disk,會列出你現在電腦上掛載的磁碟列表
請確認好自己要使用Windows To Go的隨身碟,記下他的編號(此例中:2)
然後輸入Select Disk 2 (2請代換成你自己的編號喔)
會出現「磁碟2是所選擇的磁碟」
系統會回應說磁碟X是所選擇的磁碟,這表示接下來你的動作都是對這個磁碟進行喔!
接下來需要輸入一連串的指令,先列出來給大家:
Clean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Format fs=NTFS Quick
Assign
依序代表的是:1.清除磁碟 2.建立新的磁碟區 3.將磁碟快速格式化NTFS 4.指定磁碟代號
輸入玩的畫面會是這樣
基本上到這邊應該會發生一件事,也就是跳出了你的隨身碟的視窗,記下你隨身碟的磁碟機代號喔!
跟新分割好的隨身碟說HI吧
然後最後一個指令,請輸入active後按下enter。
接下來,請輸入exit離開disk part。
並且將可愛的Windows 8映像檔複製到你的電腦裡面(不是隨身碟喔!)

並且在檔案上按下右鍵,選取「掛載」,記好你掛載的磁碟機代號,等下會用到。
再次回到命令提示字元的視窗下面....輸入以下指令
dism  /apply-image  /imagefile:G:\sources\install.wim  /index:1  /applydir:H:\
請將G代換成掛載ISO的磁碟機代號,H代換成你的USB隨身碟的磁碟機代號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了,我是使用USB3.0的隨身碟,不過本人的電腦還沒升級成3.0,所以大概讓我等了快一個小時才結束
跑完之後,不要急,因為這個隨身碟還沒有開機的功能,請讓他具備開機磁區
輸入bcdboot H:\Windows /f ALL /s H:\
一樣請代換掉H
就完成啦!

微型點子對撞機3-醫籠


昨天晚上參加了PanSci泛科學所舉辦的微型點子對撞機,主題是醫療崩壞。其實原本我是衝著他有送 《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這本書而報名參加的,雖然說500元的報名費買這一本書是有點貴,不過想想還有演講可以聽其實也沒啥不好就是了
到了Infinity Cafe的時候感覺有點不太一樣,這一點也不像演講的樣子...=口=...原來他真的是一個討論的會議耶~還要自我介紹也太恐怖,整場裡面除了henry跟我以外就沒有醫學生了OAQ。
第一位講者是醫勞盟的秘書長方醫師,其實他講的東西都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不過那個投影片我似乎有看過就是了xd,或者只是因為我們整天在接觸這些東西....不過我覺得那個演講對於現場的一些非醫療相關從業人士是一個衝擊,因為電視上總是報導完這些相關的事情之後都會加上讓人家以為這些只是極端狀況的話語,誤導民眾認為說其實現在還是一個很美好的世界。但是其實在現實上,這就是現實,而且已經逐漸的在社會上發生。急診床滿到大家要睡地上,門診醫師只能花三分鐘就要結束一個病人,更遑論那莫名其妙的健保核刪無限放大,還有總額制度的問題,這些都是現實在發生的事情。
第二位講者是一位醫療資訊工作者,講述一些新興的發展技術是否有可能改善現在的醫療環境,基本上很多東西礙於台灣的法令是無法進行的,尤其是遠距醫療又規定一定要在偏遠地區才能實行,這真的是一個非常詭異的法令,不過之後我們再討論。當然醫療科技的發展對於醫療環境是否有辦法改善呢?我很存疑,畢竟現在的問題並不是醫師無法做出判斷或是無法良好的行醫,現在的問題是因為社會上存在著對於醫療從業人員的一種不信任,媒體無限放大醫生的過失行為,醫師只好實行防禦性醫療,然後又惡性循環,如果無法打破這個循環,醫療環境的改善是遙遙無期。
當然醫療科技的發展再這部份可能會有助益,可以協助醫師注意到我們無法注意的問題,進而提醒我們不要犯下過錯,我非常看好這部份的發展,而且相信除了基本的監測,決策系統的部份當然也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不過這就帶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決策系統出現的資訊,是否會影響到醫師自己的經驗判斷,畢竟一個病人的診斷並不是單純的數據即可決定,而是一個全人的關懷,如果說單純利用數據的檢查做出決定,可能反而會誤診,而如此的決策系統出現的數據,到底對於一生的判斷會不會有影響,而到時候如果發生醫療糾紛,要如何去決定責任歸屬呢?

最後有幾個問題提出來讓大家思考
1.為何病人、家屬在現代是比較願意相信Google而不是醫生的判斷?
相信這個事情很多學長姐都會遇到,病人家屬拿著google得到的答案來反駁說你做的事情是錯誤的,或是更甚的歸國子女拿著他們看都看不懂的論文來理論,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玩的事情(我是說人的思考模式喔,不是說這種事情)
2.我們現在被規定是要告知病人執行的相關風險,但是醫療糾紛的增加讓醫師只能更詳細的告知病人,但是這樣反而變成病人或家屬無法消化資訊,反倒更難做出抉擇,但是如果由醫師選擇性的告知,到時候發生事情變成醫師要負責,這種兩難,到底該怎麼解決?
當然我們可以說病人無法決定是他們的事情,但是畢竟救人是我們的天職,這樣似乎予我們的最初目的不符合,不但造成病人的掙扎與痛苦,也會造成我們內心的痛苦。這真的是一個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希望可以好好去思考囉~

PanSci泛科學:http://www.pansci.tw/
TMAL醫勞盟:http://tmal911.org/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http://fmstw.org/

Facebook

不知曾幾何時,我放棄了ptt2,也放棄了網誌,改成利用facebook記錄我每天的生活
或許符合現代人快速方變得習慣吧,facebook讓我可以隨時隨地的寫下當下的紀錄,而他也盡責的幫我把我的生活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
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在也沒有那個心情坐下來好好的寫一篇文章,不論是記錄自己或是抒發心情,都已經習慣於140字內的小小記錄。
現在的生活太方便,要去哪裡,facebook打個卡就記錄了當下,與誰誰誰一起,以及當下的心情,甚至更方便的帶著一支手機跑來跑去,google都幫你記錄好你一整天的行程,連打卡都不用,回到家一點,就是一張地圖。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我不再把每天空出一段時間給自己思考....

但是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

明明一個無時無刻不再記錄自己生活的人,卻對於自己每天的生活感到空泛?

或許,還是應該留下一些時間給自己吧....

GA整裝待發!

真的一轉眼就已經到了8/5早上了,已經有12位夥伴剛剛搭機出發啦~
想想這次的GA我從六月就開始期待,雖然說我也在醫聯會當過一年的幹部,但這還是我第一次去GA。
雖然說這也不是我第一次出國開學生會議,但是出發前我還是很緊張。每次出國開會總是會有一種「唉,算了不要去好了」這樣的感覺.....總是感覺怪怪的,會有壓力,畢竟出國開會真的是把自己推出confort zone,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十天,全程都講英文,表現也不能太差丟了台灣的面子,整個就是很緊張阿....
行李蓋上,綁上,鎖上,然後再度解鎖、打開,不斷的重複,就是怕說忘了什麼東西。

第一次搭乘要轉機的飛機,這並沒有減輕任何的壓力@@,我對於轉機的流程完全的不懂,連線上check in飛機我都不敢,就怕說做錯了一步到時候卡在香港出不去....

天啊我現在很焦慮.....放鬆?有點難


大體老師逢皮、入殮

2012年06月25號 09:00 AM

考完期末考的第一個禮拜,其他系所已經是暑假的開始,我們台大醫、牙兩系,聚集在我們熟悉的基礎醫學大樓501講堂,有氣無力的打鬧著,等待教授的到來。不,這不是什麼無聊的暑期課程。這,是我們對於大體老師所能給的最後的感謝,將我們轉變為醫學生的最後一哩路,大體老師的逢皮以及入殮。為什麼說是成為醫學生的最後一哩路呢?我們不是已經是醫學生了嘛?在大體課程之前,我們只是一個大學生,上著一堆lecture的課程,就跟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一樣,直到了大體解剖課,我們才真正的意識到醫學生這個身份所給與我們的力量。一個人的身體,在法律上給與的力量,我們可以合法的去切割,學習。一年來,我們學習到許多,將大體老師恢復原狀,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再多的言語以及舉動都無法表示我們最高的感恩。

2012年06月25日 10:30AM

縫皮的第一針,我創下醫學系有史以來最快針扎記錄,連開始都還沒開始就被扎到了。那針真的很利,只不過是碰到一下我就流血了......

2012年06月28日 08:00AM

大家進入一東實驗室,感覺好不一樣,整個實驗室的擺設方式已經改變,準備要做最後的清理以及打掃

2012年06月28日 03:00PM

再次的進入一東實驗室,準備預演明天入殮的儀式

2012年06月29日

今天是大體老師入殮的日子,每個系所的老師都到齊了,學生的致詞,真的可以看出每個系所對於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有些文章真的會讓我們都很感動,也有些讓大家都很不舒服,這態度也反應到了各系所代表教授的致詞上面,也有些系所真的完全沒有準備就來致詞,很不舒服。
不過我相信大家都是懷著感恩的心情。
我原本還抱有一絲絲的希望,想說我們老師的家屬會不會就在今天也出現在現場,送老師最後一程,但是到了最後的時候,還是只有我們這組十三個人,幫老師入殮。

2012年06月30日 06:00 AM

外面飄著毛毛小雨,今天,是火化的日子,大家早早到了學校,穿上實驗衣,在外頭等待家屬的到來,我們,還是不見老師家屬的蹤影。真的,只有我們,送老師的最後一程。
到了二殯,每一組整齊的對列在火化場的入口處,護棺,向老師的棺木鞠了最後一次躬,一群人,到休息室等候撿骨。
兩個小時過去,撿完骨,我們要送老師到他最後的休息之處,陽明山。
漫長的路程上,沒有人講話,大家都累了。
這是最後的一段路程,走過這段路,我們就成為了真正的醫學生了。

感謝大體老師以及家屬的大愛,讓我們能有這麼一個獨特的機會,學習人體的結構,這些都是課本上、甚至電腦模擬都無法達到的境界,這真的是一生一次的機會,我們除了感謝,也只有感謝了。

暑假

今天7/15,三升四的暑假也已經過了四分之一了,今年的暑假感覺特別短?
真的有一種明明還在期末考前的掙扎,一轉眼,以經過了四分之一的暑假,期末考前的六月真的是一個不安寧的時候。明明打定主意要淡定過著平凡醫學生生活的我,毅然決然的出來選醫聯會的副會長,現在想想我還真有膽量,明明自己會不會被當掉都不知道的時候,還作出了一個要人命的決定。想想這決定下的還真的很不理智,答應學長要搭檔參選的時候我期末考連一個字都還沒有念。選舉當天,我才念了兩本共筆而已....明明選舉當天離期末考只剩不到一個禮拜.....對於我會過我真的感到很慶幸。
選上副會長真的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對於學生組織的內部作業我在之前就已經經歷過,理所當然的想說這次只是選興趣的,只是提供我一個發聲的機會,上了,也真的打亂了我原先的計畫。也就是因為選上了,我的暑假瞬間被去掉了一半.....休息的時間。
今年的暑假道現在為止,我做出了許多我完全不知道我在想什麼的決定,或許我真的是一個靠衝動作事的人吧,或許我只要"人"對了,我怎樣都會答應?就像當初決定要去日本一樣吧?
突然發現從大一到現在,我做過很多事情,但是每件事情前的考慮期間,幾乎都是一天就決定好,我對於事務只要有熱情,我就會衝下去,即使遇到挫折我也不會停下來。但是有些事情並不是我的熱情,是被別人推去的,遇到挫折真的會很不想做.....我需要我的partner可以跟我一起熱情下去。
希望我對於副會長這件事的熱情可以不被澆熄,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相信都可以成功的。